“出了什么事,这般慌慌张张的?”谢氏伸手揉了揉了揉眉心,“二太太打理院子出了篓子?”
“不是,不是,不过今儿这事还真是二太太无意间发现的。”或许是多年的积威下来,周妈妈对谢氏信服的紧,看到谢氏很容易就平静了下来。将一直让她心惊肉跳的那个小布包拿了出来,打开给谢氏瞧。
谢氏看到那刺目的一团,瞳孔缩了缩,颤声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杨妈妈猛给周妈妈打眼色,示意她赶紧收起来。
“今儿二太太来了兴致,亲自领着丫鬟们去园子里采花——这位主子喜欢在屋里摆些鲜花鲜果。奴婢也没在意,之后没过一会儿,二太太的贴身大丫鬟就回来让喊两个婆子带上花锄过去······奴婢怕太太贪新鲜,婆子手粗将那些名品折腾坏了,就跟着去了······”周妈妈边禀报着,边手脚麻利的将布包又包好了,“婆子两锄头下去,就扒拉出了这东西,唬的人不轻。
谢氏闭眼念了好几句阿弥陀佛才冷静下来,忽然想到什么,神色间有些急迫:“没叫二太太看见吧。”
周妈妈忙保证:“没有,这东西没生育过的妇人看了怕是会妨碍子嗣,奴婢不敢大意,不敢让二太太瞧见。”
“那就好,看看这府里,孙辈里一个能挑起国公府重担的正经血脉都没有,就指着老二家的了。”谢氏缓缓呼出一口气,疲倦的闭了闭眼。
“那,这个东西怎么处理?”周妈妈小心的打量着谢氏的脸色,低声道。
谢氏冷哼道:“拿去处理了,我要收拾人还需要证据不成。”
周妈妈捡起布包,应声而退。
打发走周妈妈,谢氏隐藏的疲惫一下子显露出来,她对着杨妈妈苦笑道:“你说我是不是老了。”
杨妈妈心疼道:“谁能一辈子都健健康康的呢,您这只是偶有不适,找个好大夫调理调理便行了,您看杨老太太前些日子不也病了么,现在早好啦。”
见谢氏眉宇间没有排斥,杨妈妈又试探着问道:“奴婢给您请个大夫来诊诊吧。”
“给人看笑话,府里府外不早知道有多少人盼着我生病,知道我叫了大夫还不一个个紧着蹦。”谢氏身子一向硬朗,极少生病,而且一向都是以强硬形象示人,所以请个大夫都有些顾忌。
不过终究是抵不住杨妈妈的苦苦劝说,点了头。
请的是程家专用的顾老大夫,须发皆白的老大夫面色凝重的收回了手,半响都没有言语。
杨妈妈急了,连声催到:“怎么不说话啊,老太太没什么大碍吧。”
“老太太脉常沉涩,色常晦暗,已隐气血衰败之机矣,老朽以往竟从未发觉征兆,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思及怕是老太太忧心过多,暗耗气血,加之烦扰颇重,虽大肉未脱,其虚必矣。”顾老大夫眉心都纠成一个疙瘩,连连叹气,老太太的脉案他以前就研究过,明明是长寿之相,这才过了多久,怎么肝气就郁塞如此之重,实在是古怪的紧。不过他常年出入程家,对程家那些个事,也是有所耳闻,难道是为那些事情思虑过度,伤了肝火?
顾老大夫只得作此猜测,摇了摇头,大凶之脉啊。
“你再仔细瞧瞧,别是看错了,我们老太太身体一向好得很,这么多年来风寒都极少染上,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杨妈妈怎么都不相信,定要他再好好看看。
谢氏脸色冷的吓人,手里的帕子捏的紧紧的,语气倒是很冷静:“杨妈妈莫在难为他,顾大夫的医术哪有信不过的,你开药吧。”最后一句话是同顾老大夫说的。
“那好,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先以大补元气、益肝健脾,再佐以化邪逐瘀为法,吃上三剂试试,老朽改日再来。”顾大夫边嘴里不停,手上运笔如飞,片刻就写好了方子,背着药箱告辞了。
走到府邸大门前,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高阔威严的门楼,然后才叹息着坐进了门口等候的平头小轿,这繁华富贵下面的血泪恐怕没有人比他们医者看得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