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斌笑了笑,示意他继续往下看。
乔达才知道县长心里肯定有数,也就稳了稳心神,继续看起来,“干部接地气,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具亲民之心、爱民情怀,在帮助基层和群众理清发展思路的同时,真正在帮扶上出实招、见实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干部是否真的接地气,要看是不是真正有惠民之果,得见证物。如果一年时间下来,帮扶的村没有变化,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基层干部群众中没有好的口碑,就证明干部的地气是接得不够的,或者根本就没有接上。”
“……所以干部接地气,不能是形式上的走过场做花样,而应该是田间地头见踪影,群众之中见身影,项目路上留足迹,矛盾面前见化解,如此接地气,才能真正给基层群众以实惠,驻村干部也才能得到真意义上的锻炼。”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后面就没有了,可乔达才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不禁抬头问道,“县长,这文章接下来是什么?”
杨学斌含笑说道:“你觉得哪?达才,就已经有的内容,你有什么看法。”
乔达才心里一阵的兴奋,明白这是县长在考校和指点他,同时心里的那点灵感也越发成型,于是就先暗自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缓缓说道。
“文章的重点就是要求干部们要接地气,要广泛接触老百姓,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党的干部不能让自己高高在上,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不能浮于表面,而是应该踏踏实实,深入人心,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盲目行事。”
杨学斌赞许的点点头,“达才进步很大啊,文章的重点你是抓住了,其他还有吗?”
得到县长的赞赏,乔达才也很是开心,接着说道:“县长,还有就是关于接地气干部的具体表示形式,主要就是驻村干部的问题,不过……”说到这儿,乔达才就有些yu言又止了。
“有话你就说……”杨学斌摆摆手,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现在的驻村干部,其实就象文章里面所说的那样,只是走过场,踏踏实实干工作的很少……我觉得县长肯定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过文章当中没写出来罢了。”
“是啊,现在的干部别看本事不大,可是架子那可是都高高的,脱离群众已是常态……”杨学斌看着窗外随风摇曳的杨柳,轻声说道。
真正说起来,现在还算是好的,干部思想滑坡不太严重。等再过上十来年,干部的威势那才叫一个厉害,土皇di du不足以形容。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干部是比比皆是,带坏了干部的风气,影响了干群关系,这些不良影响严重抹黑了党的形象,甚至都有些动摇根本的意思。
不过杨学斌的感慨只是一下,对这个问题现在没必要做过多的探讨,还是解决现实问题最重要。
“达才,那你想到什么办法没有?”杨学斌笑着问道。
“县长,我觉得驻村干部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制度,就是执行过程当中过于宽泛,所以效果也不明显。”乔达才想了想,说道,“而且人选也不行,有些官场老油条,根本不是干实事的人,让他们去驻村,起到的只会是坏作用,还不如不去。”
说到这儿,乔达才看到杨学斌鼓励的眼神,接着说道:“我觉得县长当年在黄洼子乡推广的那个办法就很好,选拔年轻有上进心的干部进行驻村帮扶,效果肯定要比较现在强,而且年轻干部更需要接地气,这就和干部需要基层经验同样的道理。”
乔达才看到杨学斌微笑的眼神,心里万分的欣喜,知道这次自己说得太对了,正和县长的心意。
自从做了杨学斌的秘书,乔达才就特别关注杨学斌的一举一动,从中学习和提高自己。
这也正常的事情,做领导的秘书,领导就是最重要的,领导的心意和想法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
除此之外,乔达才还详细的了解了杨学斌一路走来的历程,特别是起家的黄洼子乡是重点,从中就看过推广的青年干部奋进计划。效果也相当的好,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青年干部,现在看来杨县长有意要在皇明县进行这个推广了。
这当然是好事儿,皇明县的官场暮气太重,各个岗位上面年龄大的领导太多,求新求变的意愿不强烈,如此就更加的注重论资排辈。
县里太多年轻的干部有上进之心,却没有相应的门路,一直都被压制着。如果杨县长的这个计划能够进行推广,真是年轻干部之福。
年轻干部成长起来了,就能够逐渐取代那些思想僵化的干部,皇明县才会真正迎来大发展的契机。
并且还有,借机机会,杨学斌就能够掌控住整个皇明县,到那时韦清远也无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