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苁立也许是个偏心的父亲,但他绝不是个可以偏心儿女到那种连自己都不顾的人,这官禁之物一旦被查出来,害的可不是何毓华一个人,而是他这个做官的父亲首先要倒霉!这会子,他可容不下她这等胡作非为了。
“把她关起来!回头发落!”
何三姑娘被关起来了。这回虽然伤的是九姑娘,但苏姨娘作为当家主母,惊惶未定之余,还是得顾着长房颜面,沉着脸在旁发话道:“今日之事,谁要是透露出去半个字,回头便撵了他出去!”
琉璃仍然将装绿帆水的瓶子收了起来。她太不相信何苁立了,这东西交到他手上,形势对她有一点不利,他就有一百个办法让她起不了身。
但是她不交,何苁立却会问:“把它给我。”
琉璃将它远远丢到院墙外头,“这东西留了是祸害,我还是把它毁了的好。”
何苁立没有办法,只得气闷地回去了正院。
琉璃也在拾缀一番后回到前院,这时候守在院墙那头的琳琅已经把小瓷瓶接住拿了回来给她。
后院里发生的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前院的喜庆,耽搁了这么一会儿,前院里来客已经很多了。淮宁侯府的人与定北王府还有裕王府的人都已经到了,毓华正巧因为订了亲要避嫌,不出来也没人问起。倒是淮宁侯府世子夫人在海棠院外见着红玉余愤未消的模样,多看了她两眼,但是淑华马上把她喝斥了下去,又把这寰转了过来。
老太爷不知什么时候也听到了琉璃砸了毓华院子的消息,瞅空子把琉璃唤到无人处训了两句,但也只是做了做样子,这位老太爷经过这么多事以来,现如今对家务也不那么糊涂了。
毓华倒是没受什么苦,这件事因为没什么疑点需要辩证推理和排除,何苁立禁了她两日也就将她放出来了,到底不能将未来的定北王府二奶奶犯事的消息再扩散出去不是?只是院子被砸,添置东西也不是一两日的事,少不得委屈她先搬到谢氏院子里挤挤。而余氏听说毓华被琉璃欺负了,则在当天夜里让人捎话给何廷玉,让他替妹妹出气,但何廷玉反而把毓华说了一顿,闹得毓华气得又搬了出来,阮氏那里她不肯去,只好就在原先余氏住的耳房里暂时落了脚。
这么一来,长房一众下人见了琉璃便如同软脚猫儿似的,再也站不直了,见了面总忍不住弯腰向她请个安道个好,这兴许也算得是意外收获。
与此同时,何府三姑娘涉嫌藏匿官禁之物的事情不知怎么居然传了出去,出外采买的下人就听见了好些人背地里在议论何府长房家教不严,先是主母被请夺了封号,而后嫡长女又惹出这样的事来,何苁立这个副都御史于是也因此受到了弹骇。更是又因此以往一些不太好听的传闻来,比如私生女这件事。
众人议论来议论去,忽然发现这位私藏禁物的嫡长女拿禁物害的就是这位私生女,于是舆论的天平又开始往何府九姑娘的方向倾斜了,一致认为这位何九姑娘在何府受到的乃是非人的待遇,这都是身为父亲的何苁立的失职。
圣上收到弹弹劾后便把何苁立叫去问了话,何苁立因此脸色沉了好多日。同时也极度影响了他对待毓华的态度。
苏姨娘对外头舆论感到欢欣之余,却也疑惑,于是问起琉璃:“这是不是你做的?”
琉璃也正想问苏姨娘,因为不管怎么看,这外头的议论都太有导向性了,绝不会是无组织无条理的传播,绝对是有着人在有目的的引导,但是这个人若不是她们自己,还会有谁呢?如果说原先长公主送赏时那番猜测乃是出自于淮宁侯府,这回就不可能再是他们了吧?长公主怎么也不会闲到这种程度。
她们这番疑惑并没有很快得到答案,而随着时间推移,外头居然又有了另外一番议论。
事关当年太子查出饷粮发霉之事。起先还只是捕风捉影的一些瞎传,后来便就有了些眉目的样子,蕊儿来报琉璃的时候说:“府里都私底下在说,朝里似乎有人拿这个报到了圣上手里,如今圣上正在派人调查这个事,并且在搜集证据。”
这个事琉璃是有数的,当初因为边关将士们吃了发霉的饷粮引发了一场大伤亡,祈允灏也是在那个时候因为身体不适而中了敌人的攻击,后来圣上也曾派太子与大理寺亲赴前线调查,因为何苁立曾是太子旧部,大理寺卿又正好是聂氏姐弟的亲父,这个事当时也就粉饰了过去,总而言之只是虚惊一场。
聂氏与余氏当年走到如漆似胶的地步,当中就有这层关系在内,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崩了。
如今事过了许久,连边关战事都停了,是谁又在这个时候挑起此事?是左丞相罗士信,还是别的尚未出现的何府的敌人?
琉璃知道这层利害,也不由得提起了一颗心来。当即去到苏姨娘处,苏姨娘却只是淡淡地道了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诚然,她这话也是正确的,这件事不像府里家务,有些结果还能被自己左右,这是外头的事,是男人们的事,她们再着急,也是干着急。但是琉璃却不这么想,谁让她刚好在不久前得到了一本聂氏给余氏的帐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