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始建于春秋年间,当年秦穆公开国十二、称霸西戎,遂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以石料在河上建桥,故称“灞桥”。
灞水之畔遍植杨柳,每到春天,微风吹过,柳絮随风而起,飘飘扬扬宛如雪花一般,因此灞水之上又有一景,名为“灞柳风雪”。
眼下虽然不是阳春三月,但金黄色的秋柳,看在游人眼中也别有一种富贵大气的景象。
“如此美景,张先生你……”游人熊襄抽了抽嘴角,看着正坐在一张摆满食物的毯子上,抱着一条金黄色的羊腿啃着的张仪,“张先生,你不是要使楚吗?怎么还不走啊?”
熊襄说着,一脸尴尬的向四周看了看,除了好几百个负责保卫的张仪安全的秦兵之外,还有不少虽未围观,但眼睛却不住往这边瞄的百姓。
没办法,灞河不但是关中一景,而且还是进出咸阳的必经之路,无论是东出还是西进,都得从灞桥走过。
到了唐朝之时,灞桥之上甚至专门修了驿站,人们经常会在灞桥之上折柳送别要离京的亲友,因此“灞桥折柳”又是关中一景。
时下的百姓虽然还没有折柳的爱好,但已经开始走灞桥进去咸阳,因此在地广人稀的秦朝,灞桥附近确实有点能找到后世景点的感觉——人多。
“先吃完先吃完。”张仪捧着羊腿细细啃着,嘴中时不时还发出几声“哦哦,真好吃,我说王宫的烤肉怎么这么好吃,原来是王后密制的调料,果然味道好啊。”
“呵呵……”熊襄回了张仪一个冷漠无视脸,冷笑一声说道:“你夸我姐也没有用,那些东西……应该说这些东西……”熊襄手指在毯上空一划拉,“都是我姐送给郑袖夫人的,不是送给你吃的。”
“王后乃是我大秦之后,郑袖夫人乃是楚王宠妃,秦后送楚妃礼物,此乃国事……国事无小事,虽然只是区区吃食,但也要严格……嗝……”张仪打了一个饱嗝,抚着胸口,断断续续的说道:“检查……我这就是在检查……检查味道……好不好……这个红薯枣泥饼不错,要不要尝尝……这么好的红薯,可是只有我们秦国才有……六国那些人,就算偷了我们的红薯种,没有官府发的红薯苗,也种不出那么好吃的红薯来……”
金红色的红薯饼上浮着一层淡淡的油光,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彩,让整个饼子看起来颇有几分晶莹如玉之景。
咬上一口,饼外头是被油煎得颇为酥脆的红薯,里面却是香甜柔软的枣泥,暗红色的枣泥夹在金红色的红薯之中,层次分明,色彩明亮。
“好吃……油而不腻,外酥里软……太好吃了……”张仪开心的胡子都要翘起了,“这个郑袖夫人肯定喜欢……”
“呵呵……张先生,你那张嘴还真能说啊,检查……”熊襄没好气的看着张仪,“这种话你也说的出口!果然是靠舌头吃饭的人!当年楚国那谁谁,怎么就没把你舌头拔了。”
“嘿嘿,我张仪靠舌头吃饭,自然不能委屈了我这个吃饭的家伙啊。”张仪说着,还不忘吐出舌头给熊襄看,“你看我的舌头,立下这么多功劳,好好慰劳它一顿还不行吗?”
“行行行!你有理你有理!快把你那舌头收回去!”熊襄一脸嫌弃的看着冲着自己炫耀舌头张仪,挥了挥手说道:“难看死了!”
“哼!”张仪哼一声,随手又将一块金黄色的栗子糕丢进嘴里。
清新香甜的栗子糕,香糯柔软,细腻可口,还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时时萦绕在口中。
“对了,我去楚国……你有什么话,让我转告给郑袖夫人吗?”张仪喝了一口茶,将口中稍许的腻味冲去,开口说道。
熊襄想了想,开口说道:“你就跟她说,你真是……”
“你真是太弱了?”郑袖瞪大眼睛看着张仪,一脸不敢置信的问道:“襄公子就让张先生给我带这句话?”
张仪默默的点了点头。
郑袖略想了一会儿,明白熊襄话中含义之,颇为愤怒的说道:“我怎么就弱了?我现在可是楚王宠妃,楚王对我百依百顺来着。”
“可是他姐是秦国王后。”张仪低下头,但是抬眉看了看郑袖,小声的强调道:“王后……”
“哼!王后又如何?她能让秦王对她百依百顺吗?”郑袖轻咬下唇,有些不开心的说道。
虽然郑袖和芈婧以前关系不错,互相之间也没有利益冲突,但是女人嘛……从来都是一种爱比较的生物,不但和敌人比,甚至还要和闺蜜比。
郑袖和芈婧谈不上闺蜜,十几年没见过面也不知道该比啥,但架不住天下人爱比,自从她们二人被人并称为“当世两大妖姬”,就不时被人拉出来比来比去。
虽然没有后世桔薇、赵周、七飞这种知名红白撕得惨烈,但比谁生孩子更多、比谁地位更高、比谁更漂亮谁更妖,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比谁更得宠。
漂亮嘛,大家差不多,秋菊春兰不是一个类型的;但是生孩子和地位这两项,郑袖被芈婧全方位吊着打。
因此,纵使没有什么利害关系,郑袖在心里也会忍不住将自己和芈婧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