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天位的超凡者,当然不止六位,可介于第四纪元缺乏成体系的技术,并不是每个太天位的超凡者都以战力见长。
身手犀利的,原本是3:2:2的格局,现在也是,但那个三从原来的西方换成了东方。塔西图斯灭了,徐长卿又把自己顶进去,就造成了这么个格局。
所以目前第一梯队东方胜一筹,辉煌、两洋、三川。
之后可以预期,第二梯队的五家,是合力激活区域。都在黑渊城。
那边是海底作战,本身就增加了难度,目前正在为争夺资格闹的不可开交。
实际上仍旧是三大阵营的争夺,甚至是第一梯队七家的斗争,保住基本盘,然后抢夺更多的红利,这种趋势是必然的。
与此同时,七家又相当默契的联合施压,保障自身第一梯队的权益。
黑渊城的规模不比光芒城小,却是六分,但凡有脑子就能算出,每一份的产能是要超过这边八分之一的产能的。现在自然要先一步抢夺市场。
毫无例外的,七家都将占有区当工业母机,只不过具体的方向有所不同。
辉煌集团算是未雨绸缪那一类的,他们的方向是在白幽灵建立殖民地群,为大迁徙和未来的星系远征做准备。
他们的核心态度是,哪怕下一刻天人技术相关的造物全都失效,我也最不亏。
如果以远征为未来目的,现在运人去白幽灵造殖民地,的确是最不亏的选择。
神舟的运载能力和速度,加上工业母机源源不断的制造当代的先进设备,再用这些设备生产建立殖民地、太空城所需的造物……星系远征计划进程由此而加速,并且对天人技术失效的抗性很高。
徐长卿觉得辉煌集团的做法很务实,换他在洪天浩的位置上,也会这么干。
前途未卜,所知有限,压力山大,外力强大但掌控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会谨慎前行,步步为营,先迅速保住红线,然后再尝试扩大规模。
以辉煌集团为例,红线是个什么概念?
他觉得,红线就是在七十二小时之内,即可踏上星系远征之旅。
从时空篡改者和时空追猎者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池水已然被搅动,原本的历史已然改变,再不可信。
文明毁灭,或许是几十年后,或许是百多年后,却也可能发生在明天。
一定要有这样的紧迫感。
如此思路,辉煌集团的选择就不奇怪了。
之前那是没办法,现在有了天人技术的挂,就要这么操持。
而与辉煌集团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光芒城的邻居,东南区的两洋岛链。
跟卡佩王朝一般,这是个内部超凡者话语权更高的团体。原本创世纪公司也这样的一个团体,但徐长卿把塔西图斯家族灭了,所以……
以广深上人为首的两洋岛链,一看那动静就知道所谋甚大,他们激活遗迹区域后,首选的是产能扩增。
具体的说,就是建造次级生产基地。
这个次级基地是以遗迹区为标杆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技术核心,转向了天人技术,哪怕最终的控制权并不在自己手中。
徐长卿也思考过这种模式的用意,他不觉得广深上人深具赌性才这么干。两洋岛链并非广深上人一个人的,一帮人跟着广深上人梭哈,绝不会是因为都疯了。
当他注意到了两洋岛链的产业结构后,觉得自己明白了。相较而言,以超凡者为主导的这三个集团,生产类型都是以轻功为主。
他当然不会认为这只是巧合,这显然是凡人的布局,超凡者肯定看明白了,但只能选择接受,毕竟凡人一方才是超凡大战的胜利者。
胜利者决定蛋糕的划分方式,重工这类国家、文明命脉的相关产业,自然要牢牢抓在手中,否则就等于交枪。
而现在,广深上人明显是觉得机会来了,先扩大天人技术生产基地的产能,形成工业母机制造群,然后一举在机械制造等领域发力,在极短时间内强化重工产能,把一直以来的薄弱短板补上。
他不知道两洋岛链哪来的这种自信,觉得来次产能大爆发就可以追上老牌重工的脚步,但他们就这么干了。
这么干的代价,就是可以预期的市场大战。
健康的企业必然是有较佳的市场,来支撑企业的良性发展的,固有的重工市场早已被瓜分殆尽,新人想要入场,那么只能是打。
其实战争已然开启,它几乎是追随着这次遗迹瓜分盛宴同时进行的。
各势力争夺的是主要资源是人口。
所有竞争者都意识到,随着远古遗迹激活,加入到生产序列,文明产能在未来今年内必然突飞猛进,主要制约生产规模的因素,恐怕就是产业人员的多寡了。因此争夺从现在就已经开始。
如果以地球为背景,这种情况下,国家必然是最有发言权的机构,然而第四纪元的人类文明,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国家都比美利坚和美利坚,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大小财团为主体构建的协作组织。
如果将这些财团极其关联人口抽离,就会发现,剩下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可怜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国家,还是民族、文化传统,都没有足够的号召力。因为对于广大的底层而言,大小财团就是租金高昂的拐杖,一旦没有,立马都会成为瘸子,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上演生存大战,死掉六成甚至更多。
徐长卿在激活光芒城正东区的半年时间里,就见识了辉煌集团的动员能力、执行能力,两千万人口的大迁徙,就在这半年内完成。
作为文明变革的见证者,他不得不承认,那真的是壮观的一幕,改天换地的气息,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