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原来我们都被骗了啊!亏我当年还内疚的不行,没想到那篇文章就是忽悠人么!”京城的某座高中教室里,一个男生突然拿起手中的杂志,“喂,大家伙儿快来看啊,这一期的《萌芽》登了篇极其牛逼的文章!”
在江城,一位老师习惯性的感慨这一代的学生比不上他们那时刻苦,将来还怎么和欧美日竞争,讲台下的学生却拿出陈俞安的文章来进行反驳。
在锦官城,几名学生破口大骂,“个龟儿子滴,写那篇文章的咋楞个不要脸,哄了我这么多年!”
在花都,下课铃刚刚响过,一群学生就急匆匆冲往校门口的报刊亭,齐刷刷递过钞票,“老细,俾我一本最新嘅《萌芽》。”
“细路仔,你们来晚啦,都已经卖光了!”老板也很纳闷,往常他这家报刊亭通常要一星期的时间才能卖完一期《萌芽》,为什么这次还不到一天就卖光了?
“啊?为什么这么快?”学生们的脸顿时耷拉下来,“喂,娄塞,你还进不进货啊?”
“进进进!有钱赚干嘛不进?我刚已经打电话催他们发货了,估计晚自习前就能送过来!”哎呀,我刚才才要了二十本,看样子该不会要少了吧?不行,我得再打个电话让他们多发些过来,赚钱的机会谁也不肯错过。
“那我先把钱给你,你给我留着。”这些孩子生怕下次也抢不到,竟然愿意先出钱了。
“好,你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这儿,到时候根据名字给你们留着。”老板倒是见怪不怪,暑假欧洲杯的时候,球迷们抢购《体坛周报》就是这样的,他都做熟了。
在许多不同的城市,此刻都发生着同样的事情,中学生们飞快地冲向报刊亭、书店,为得就是买到一本最新的《萌芽》,好好看看陈俞安这篇让他们扬眉吐气的文章。
报刊亭将电话打到当地的发行代理商那里,发行代理商再一级级上报,最终,所有的电话都指向《萌芽》杂志社,但是《萌芽》杂志社的电话却一直占线。
“......知道了,我马上安排人给你们补货,放心,今天肯定能给你们送到。”付星挂断电话,顾不上喝水就冲着外面招呼,“金山路那边再给补两百册过去。”
从早上开始,就不断有人打来电话要求补货,发行部的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就连付星他们都被喊过来帮忙接电话了。
“册那,两百本?现在那还有这么多啊?最后一批存货刚送到浦东那边去!现在本市的存货已经快被清空了!”发行部的秦虹哑着嗓子说道,他今天接电话都把嗓子说哑了。
“那怎么办?我刚都和人家说好了!刚不是还有么?这么快就没了?”整整五万册啊,往期每次都要收到不少退货,这次才正式发行三天而已,怎么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