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年间的一场大仗从初平元年初一直打到初平二年夏初,这场仗没有胜者。
董卓迁都长安,看起来是政策问题,但事实上核心的问题却是董卓在主持朝政之后,朝廷掌控力大幅度降低导致,西凉有韩遂、马腾等豪强联合羌人,河东一带有白波贼扰乱后方,董卓迁都固然有政治因素,更多的也是一种无奈。
再说洛阳大战,看似董卓以少胜多,四五万西凉军将诸侯十多万联军打的哭爹喊娘,没能赢过一次。
但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一次次胜仗中,西凉军也不是没有损失,联军折损虽多,但那样的兵马,只要有钱有粮就能招募出来,而董卓损失的西凉军可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折损的这些都是精锐,想要重新培养,可不是有钱粮就能做到的,得要时间,得用鲜血来养。
以前有朝廷在背后背锅,所以西凉军能够毫无顾忌的在边疆戍守,但现在不同了,钱粮得自己拿,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真的自己当家了,董卓就发现之前朝廷供养各路边军有多难了,光是维护军费,每年就是一个天文开支。
而现在董卓要面对的是处处都是反抗他的诸侯和世家,如果不收缩防线的话,他都不知道钱粮该从哪来,只凭三辅之地的税收,供养这些西凉军都有些勉强,更别说将战线扩张到更大的地盘了。
而联军这边,曹操的追击虽然像个笑话,但结果却不是什么笑话,很多诸侯也是事后才反应过来,曹操这么一追击,那就是说双方并未和解,只是暂时休战而已,朝廷来收税,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拒绝,仗还没打完呢,董卓立的朝廷我们不认。
因此虽然这次会盟作战被打的很惨,但事实上诸侯实现了割据一方的预期,他们可以自己收税,自己征兵,天下也自此进入诸侯割据的时代。
能有这个结局,可以说所有诸侯都欠了曹操一个人情,所以此番各自归去之后,曹操在诸侯间的声望不错,尤其是最后一战虽败,却能自吕布的追杀下逃得一命,更是让曹操带了几分传奇色彩。
毕竟跟吕布遭遇活着回来的,好像也没几人,强如孙坚这等猛将都几乎全军覆没,纵观此战,在吕布出现的战场上,完好回来的好像也只有一个公孙瓒,但那一仗实在没什么好炫耀的,六万大军被吕布以三千兵马突围而出,两路诸侯死在乱军之中,最强的白马义从也损兵折将,实在没什么好炫耀的。
说是两败俱伤也可以,不过在目的上来说,也可说是双赢,董卓获得了对朝廷的控制权,诸侯获得了自立权,这一仗也算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