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知道这封家里到底藏了些什么东西。胡惟庸能当上丞相,那可是文人集团的核心成员。
除了朱标偏心文人,文人集团里面的大佬,前辈宋濂。还是朱标的老师。
有这层关系在,太子府里面对数十位文人的朱标。一口答应保下胡惟庸的性命。
“老师,丞相。朱标一定全力以赴保住胡丞相性命。”
宋濂和李善长是亲自出马,找到朱标求情。朱标还能说什么?只能让朱元璋放人。
在朱标看来,就算胡惟庸谋反。毕竟没有拔刀相向,没有对朱元璋形成事实上的行动。
胡惟庸对大明是有功的,朱标认为,朱元璋会考虑胡惟庸功过相抵。很有可能会发配边疆。
能一口答应,这是朱标自己熟悉的朱元璋会做出的决定。
“太子殿下,这件事情说起来有些复杂。”
李善长见朱标答应的太过轻松,不免出口解释起来。
等李善长选择性的对朱标讲述一番后,朱标只能抓脑袋。
胡惟庸嚣张,是嚣张了一点。可他的嚣张,是在政务上乾坤独断。
很多时候,大明发生的大事。胡惟庸都不会通报朱元璋。
这些事情,朱标也是非常清楚。
然而胡惟庸有能力,能处理好这些大明政务。加上朱元璋并没有什么不满的意见,朱标也当做看不见。
毕竟每个人,有长处就有短处。
胡惟庸虽然喜欢一言堂,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利于大明的。
可是现在,李善长竟然说胡惟庸搞得是宋朝的老路。
“真的是士大夫共治天下?”
朱标很吃惊,也很震惊。
面对朱标的疑问和不敢相信,不止李善长无奈点头。朱标言出必称老师的宋濂,同样叹息点头。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无奈和叹息到底为了什么。
或许,是因为失败。又或许是出于真的无奈。
面对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们应该是太急功近利了。
宋朝能走出东华门外唱名,那也是经历了几代皇帝。文人慢慢发展,慢慢集聚势力才成型的。
他们的确在后悔,后悔应该在朱标的身上。等朱标成为皇帝后,实行这套行政管理办法。
如今后悔已经晚了,世上如果有后悔药。恐怕他们会不计代价,也会买来。
因为他们清楚,一旦朱元璋提起刀来。那真是害人害己。
要达到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想,想必要退后上百年。需要文人们,付出的努力将士千万倍。
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更不清楚,大明以后的帝王会不会倾向于文人。
当然,文人集团来到朱标这里求情之前。并不是没有考虑过集团反对朱元璋。
以逼宫的形势,迫使朱元璋放人。以大明江山的稳定,以天下所有文人来威胁朱元璋低头。
没有文人,仅凭武人。不不不。
这不现实,武力改变不了大明。更加治理不了大明。
如果想以武人管理天下。大明必会重走唐末蕃镇割据的老路。
武人还是文人掌权的伤害,对江山社稷孰轻孰重。以军阀混战得胜的朱元璋自然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