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1看书网 > 五代兴唐 > 三六、权争

三六、权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任圜让李岌怼了一句,也是有些恼怒:“陛下不经吏部和中门,随意调动几镇节度,任命刺史,实在是不合体制,不利于今后施政,也不利于朝廷威信。”

李岌恍然,原来两人是嫌自己不和他们商量,就调整了同华和长安两镇节度使,另外就是老将安金全即将卸任云州振武节度使,振武军辖地包括云州、朔州,甚至是黄河以东的府州、胜州、麟州等地,在晋军中一直是大军镇,有不少人盯着这个位置。

可谁也没想到,李岌却把这么一个重要的军镇交给了吐谷浑部出身的白承福。

“这次调动涉及军事安排,所以朕就自作主张了,只是从北地回师,还没来得急告知两位宰相。今后有关各州以上主官任命,需经过政事堂会议认可通过,这方面朕会注意。”李岌身穿一身紫红袍服,端坐榻上,不紧不慢的回复道。“至于有些军事上的调动,朕临时处置,并不是有意干涉政务。另外,两位爱卿也知道,这藩镇割据,是前唐灭国之祸患,自中唐以后,就一直无法根除,这也是前朝政令不通,朝廷威信不存的根本原因。这白承福正因为手上只有一千亲卫骑军,朕才放心任命他为振武军节度使,若是统兵大将,宰相认为朕能睡觉安稳么?”

两人心里一惊,皇帝这是准备在收兵权,这种事情如果乱掺和,搞不好会惹来杀身之祸,所以都很识趣地闭上嘴,不敢在这个问题是再作纠缠。

停了一下,任圜说道:“各地屯田区军民不分,有不少刺史上奏,这各地屯田区成了法外之地,与地方纠纷无法处置,影响各地施政。臣以为当把各屯田区纳入各地民政范围,才是妥当。”

李岌很坚决地给予拒绝:“不行,各屯田区属于军政,不归地方管,这是规矩。至于纠纷,由双方派人协商解决。若有触犯刑律者,屯田司自有处置,决不允许地方插手。”屯田区与地方时有争斗,李岌时有耳闻。这种情况也属正常,只是各地刺史想揽权的借口罢了。他现在正要削弱各地刺史的兵权,哪里肯答应这种要求。

任圜面带难色:“陛下这样做,会让各地官员很难做事。”

“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可以滚蛋!”李岌也很恼怒,想拿这点来要胁自己,谁敢撂个挑子试试?!

不过,李岌也不愿让任圜觉得自己轻慢于他,虽然对他将屯田区纳入地方管理的提议给否决掉了,却又把礼宾的鸿胪寺并入礼部,大理寺并入刑部,另外国子监划到了尚书台管理之下,也算是增加了不少宰相的权力。

本来李岌也意图按照现代体制打造政务院,这些部门纳入宰相管理之下,也是早晚的事情。现在提出来,等于是安抚一下任圜的情绪。

至于张宪这中门使,李岌把军器监和都作院划到了他的管理之下,等于是掌管了军队的军械制造和后勤供应,相当于是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这等于是把日常的后勤供应和枢密院的军事指挥权分离开来。

在行军作战时的物资供应由中门使属下负责,不再由地方直接供应。

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慢慢改变唐末五代时军政不分,武夫当国的局面。

这君臣之间,也有权力划分,皇帝也不好随意逾了规矩,否则把宰相的权力抓在自己的手里,看似没人掣肘,却也能把自己累死。

华夏古代宰相的权力是很大的,有监察百官的职责,因为权力经常与君主发生矛盾与争斗。唯有到了明朝时,朱重八同志把宰相给取缔了,皇权算是达到了极致,虽然看似勤政,却也是屡出纰漏。

整天忙于处理各种政务奏章,虽然累得半死,却不一定就是好皇帝。

凡事亲躬,各种杂事多了,反百会蒙蔽人的眼光和判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