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左睿这样的,拿事当事干的年轻人,凤毛麟角。
“小左,你不要把所有的事情想得都那么严重。也许,你想像的那些事永远也不会发生呢?”
“不可能!牛主任,我把话放这儿,如果板厂一直这样干下去,不出两年,肯定会出大问题。”左睿没有用“黄摊儿”这个词,牛海玉的政治前途,跟板厂虽然说不上“密切相关”,还没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程度,但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谁说不是呢?你的想法,我早就跟王廷柱谈过了。可王廷柱只听鲁志海一个人的,我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我也不想穿新鞋去踩狗屎,反正天塌大家死,我也就这样了。我都快50岁的人了,再干几年就要离岗了,还蹦跶个啥劲儿?”
“在我眼里,牛主任你是最懂经济的人了。您要是这么想,我都快对镇里失去信心了。我想搞技改,提高板子质量,如果没有你的帮助,这事铁定搞不成!唉……想干点事,怎么就这么难呢。”左睿悄悄观察着牛海玉的反应。
牛海玉先是一怔,然后面带微笑,后来咧开嘴大笑,“你这个小左,忽悠我!你搞技改好啊,可以做个项目,镇里、县里可能会有一些资金支持——你别指望着能及时到位,不拖你个一年半载,资金肯定到不了位。”
“那您认为我可以组织这个技改吗?”左睿眼前一亮。
“当然,你有这个想法,很好。你先作个方案,然后拿到经委主任会上研究一下,这事是大事,弄好了,名利双收;弄不好,砸了自己的招牌,恐怕十年都缓不过劲来。”
必须得承认,牛海玉说的是对的,想的也很周到。在牛海玉眼里,这些人——包括鲁志海,都不是真正的搞企业的人。左睿对鲁志海不了解,牛海玉可是把他看得清清楚楚。
鲁志海最初的资本积累,是贱买国有或集体资产得来的。他靠土建工程起家。最初工程队只有三五个人,最惨的时候,工程队只剩下他和他的亲戚。但他是个很能琢磨的人,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摸索,在当地建筑市场渐渐站稳了脚跟。
牛海玉看鲁志海,只是把他当个“暴发户”来看,至于企业愿景、企业文化、员工培训、管理等等方面,全都是一塌糊涂。
“小左,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这次的事,让我重新认识了你。你的个性有冲动的一面。冲动是魔鬼,这个——你得改啊!”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左睿这次是深有体会。一般情况下,牛海玉不会主动跟他谈工作。
“我有时候会吃不住劲儿。我自己也知道这个臭脾气肯定不行。人是不是都有一种‘猎奇’心理?越是无法得到的,越想尽办法得到。”左睿说道。
“年轻人刚开始工作,一定会走不少弯路。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会受益良多。你是个聪明人,不要试图和比自己年龄大的、职位高的人争辩,那无济于事。一件事情,有千百种解决方法,为什么非要硬起冲突呢?换作我,可以跟他们发脾气,甚至摔杯子,但你不行,人和人,是讲面子的。”牛海玉的话,语重心长,左睿一个字一个字全都印在脑子里。
在古玉镇这些领导中,或许也就牛海玉是真心对他的吧。——左睿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