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安已经七十三了。
已过古稀的老人每天想的不是退休养老,也不是儿孙子女,十年如一日的虎虎生威,独揽大权,上上下下一把抓,好像只要腰杆不倒,地位、权力和威信就能永远紧握在手。
沈飞白时隔三个月再次见到沈国安,年初一那次不欢而散的谈话,恍如昨日。
一张海南黄花梨方桌摆放在书房的中心位置,取意“正中人和”。
沈飞白和沈国安分坐两端。
海南黄花梨散发若有似无的悠悠降香,这种味道随年月流逝本该慢慢淡去,沈国安为了留住香味,特地命人想办法刷上一层定香剂。
他在细节上的追求和赏花逗鸟的一般老年人无二,但,他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慈祥老人,他脾气善变,如同诡谲的天气,时刻阴晴不定。
前一秒和颜悦色,后一秒可能翻脸无情。
不单单沈飞白,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早在适应中习以为常。
方桌上摆放一张围棋盘,沈国安一番思虑后落下一枚黑子,面无表情,暂时看不出喜怒。
林婶敲门进来,按照沈国安的吩咐,在沈飞白左手边端上一碗温补汤。
沈国安说:“北京多风干燥,我让林婶熬了点汤给你清清肺。”
林婶腰间系围裙,手在上面擦了擦,和蔼道:“慢慢喝,小心烫。”
沈飞白看一眼碗口里堆满的食材,暂时没伸手去碰,淡笑点头。
林婶不放心地连瞅他几下,转而对沈国安道:“老爷,我就在门口候着,有事您叫我。”
“不用。你该干嘛该嘛,这里用不着人。”沈国安老而矍铄的眼牢牢盯紧棋盘,声音无澜。
林婶心中默叹,扭头又望了望沈飞白,后者执一颗白子,聚精凝神,和沈国安一样,也并没有看她。
林婶转身出去了,风雅墨香的中式风书房内,一场无形的对抗正式拉开帷幕。
白棋意在取势,然黑棋步步紧逼。
黑吃掉白四子,沈国安旁若无人地嗤笑一声,好像在笑他的自不量力,丝毫不留情面。
他抬眸,对面人身姿挺拔,哪怕坐着下棋,背脊也不弯弓,像一棵直挺挺的松树,不知道什么是低头。
“飞白。”他左手扶大腿,肩膀保持前倾的姿势,手里握一颗棋子,扯了下嘴角,“爷爷当年教你下棋的时候让你记住一句话,还记得吗?”
沈飞白不急不慌地落下一子,目光平静:“无论做什么,想要成功,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围棋也是如此。”
“很好,还记得。”沈国安低笑,诡异地盯着他,“那你告诉我,你的次序呢。”
沈飞白知他并非想听到答案,他后面还有话。
“你没有次序。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你直接跨过了孝,就算后面的顺序罗列得再细致周到,你也注定只会是一个失败者。”沈国安嘲讽地看着他,“孝是立身之本,你采访了那么多条新闻,有没有一条是关于孝道的?新闻记者不应该只有职业道德,也应该具备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吧。”
沈国安身后的背景墙上挂有一副他亲手捉刀的毛笔题字,潇洒却又不失凌厉的草书——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这寥廓荒诞的人间剧场,沈飞白置身其中,只觉讽刺。
林婶在书房外徘徊不前,房间隔音效果太好,她就算紧贴在门外也什么都听不见。
老蔡过来拉她到楼梯角落,压低声音问:“里面什么情况?”
“下棋呢,我想留里面没留成。”林婶见丈夫同样忧形于色,忙问,“你和飞白怎么说的,劝住他了吗?”
“还能怎么说,当然是往好的说。”
“那飞白什么反应?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林婶紧张万分。
“就是因为没反应我这心里才急。”老蔡静下心分析,“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董事长心眼就和蜂窝煤似的,不会无缘无故利用我们来威胁他,这中间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事。”
林婶心思跟随他转,掌心一拍,恍然大悟地想起一事:“上礼拜老爷子在楼下看新闻,我在旁边拖地,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电视上就出现了飞白,他在安徽一个农村,有个老太太哭了,他还给她递纸巾擦眼泪。”
林婶想起那日情景。
沈国安坐在沙发上回头,指着屏幕里的沈飞白问她:“这小子在你和老蔡面前是这种眼神吗?”
她茫然不解:“……什么眼神?”
大概是觉得她愚钝,沈国安目光转凉,转回头去继续看着电视,几分钟后,冷声说了一句话:“你怜悯这些毫不相干的人,怎么不知道体恤一下|身边养育你的人。我你不放在眼里,他们同样卑下可怜,你也来帮一帮。”
老蔡听林婶完整地回忆完,神色陡然变白。
林婶也在复述中慢慢回过味,浑身冰凉。
“老蔡……”她嘴唇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