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清晨,红日初升,朱雀街上的一溜店铺也陆续开门迎客,一番淅沥秋雨过后的干净街道上,逐渐有行人川流来往。
气氛颇为祥和宁静。
彼时,却突然有一阵细小轻微的啜泣声隐隐传来,钻入行人的耳里。
有人蹙了蹙眉头,开始左顾右盼,下意识地寻找着声源。
却见那阵啜泣声由小及大,渐渐变成呜咽,又变成了哀泣,最后竟变成了嚎啕大哭。
惨痛悲绝,不忍闻听。
不少人开始向声源的地方望去。
原来竟是一对贫寒母子,头发散乱的母亲怀中抱着瘦小的男童匍匐在地,哀恸不止,而那男童却是双目紧闭,脸色乌青,被母亲抱着,一动也不动,竟像是没了生气一般。
这是……
有人猜测到了这位母亲的悲哀境遇,不由摇了摇头,唏嘘不已,长叹一声从她身边快步走过,像是不忍心再看一眼。
而那女子竟像是兀自沉浸在悲痛之中一般,恍若无人地自顾啼哭着。
待日已高升,人来人往,实有人看不过去了,便走过去轻声询问安慰。
不想那女子已然听不进去任何安慰之语了,围观劝慰之人愈多,反愈发触动她内心的绝望,哭得也愈发撕心裂肺起来。
直到有人轻提一句,要不要叫官府的人来问问。那女子似是突然被点醒了一般,猛地抬起头看向那人。
露出一双布满了红血丝、饱含怨恨的眼眸。
“官府……官府应该把他给抓起来!”女子咬牙切齿、一字一句地说道。
众人一怔,随着女子手指遥指的方向看去,却蓦然看到了斜对面匾额上“胶囊铺”这几个字。
一时纷纷议论不止。
——这不是那个京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胶囊铺么?
——对啊,据闻是那位善医心疾的孟大夫的铺子,怎地和这母子有了牵扯?
——该不会是……
正在猜测惊疑之间,却闻那女子哭诉道:“求求各位好心人,帮我评评理啊!”
“正是这家的孟大夫,医死了我家孩儿!”
女子这一句哭喊,登时语惊众人。围观之人更像是炸了锅一般七嘴八舌地吵嚷不止。
而偏偏此时那风口浪尖上的胶囊铺却是大门紧闭,竟似是尚未开张。
在眼下这个时机,反让人更添了几重猜疑。
“那日我抱着我那得了失心疯的孩儿来这铺子求孟大夫医治,孟大夫起初不肯,说是要收我们一百两银子,可怜我们母子家境贫寒,哪里竟能筹得这一百两银子?!我别无他法,只得对他苦苦哀求。”
说到此处,她略一停顿,将目光殷切地投向围观众人道:“当时情景有不少人都看到的,可以作证!”
果见四周嘈杂一阵,便有人附和道:“我看到了,当时确如这位女子所说,孟大夫站在店门口挡着,她就一直对孟大夫哭泣请求。”
众人听到这一番话,都不禁纷纷咂舌,只说没想到那孟大夫果然如传闻中一般人冷心硬,见钱眼开。
——呸,自以为会医心疾了不起啊,见死不救,早晚有一天遭老天爷报应!
有人愤懑不平地骂了一句。
这眼下围观之众大多都是些平民百姓,本就对那胶囊店可望而不可即,不免心有不甘,此番见得这母子的悲惨遭遇,更是万分同情,便都愈发对孟珩心生不满了。
女子又是一阵哀痛欲绝的哭泣,道:“他见四周有人围观,怕坏了他的名声,方允许我进得他店内,可仍不愿给我孩儿尽心医治,只说我母子如此寒酸,不配他亲自医治,便只打发了几粒说是没做好的胶囊给我孩儿,对,就是此物!”
她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个叠得方正的粗布帕子来,一点一点掀开,露出一粒胶囊来。
半透明的米白色硬壳,包裹着里面依稀可见的药材。
有人曾也有幸见过那颇有名气的胶囊,一眼便认出:“啊,这确是胶囊无疑!”
女子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继续抽噎道:“我本以为孟大夫是好意,千恩万谢地走了,连忙喂我孩儿吃下,谁知……谁知不吃还好,一吃下那胶囊,我孩儿病情竟愈发严重!当、当晚人就没了……”
说到这儿,女子似乎是再也忍不住心内悲痛,泣不成声,埋头痛哭起来。
周围一片啧啧之声。
有人激愤怒叱道:“原来这孟大夫竟不只是见死不救、人冷心硬,居然还干出这等谋害人命之事,简直丧尽天良!”
更有人附和着骂道:“难道这京城之地竟没有王法了吗?此人心思如此恶毒,公然谋害人命,官府都眼瞎了吗?!”
“官府……”女子凄绝地冷笑一声,道:“官府根本是跟他狼-狈-为-奸!这姓孟的敢如此猖狂,不正是因为背后有官府的人护着么,他们又哪里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
这一句更是激起众人愤怒情绪,一时之间群怨沸腾,扼腕叹息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也有那生性刚勇的,主动站出来扬言道定要给这可怜母子讨回公道,言辞慷慨,倒是引得众人纷纷拜服,彼此交谈商讨一番,竟决定带着这母子一同去衙门击鼓鸣冤,以平心中怨恨。
那女子见此情景,方觉心中之怨有地可泄,她摇摇晃晃直起身来,向着众人郑重叩了个头。
然而在弯腰的一刹那,女子的嘴角却悄然勾起一个阴狠的弧度。
顺天府府衙内。
府尹李大人看着堂下这一伙气势汹汹的人,眉心深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