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觉得逗哏是主角,是最重要的角色,所以让自己来演有些不合适。
事实相反,这是外人的说法。
在行业人眼里,却是相反的。
过去的表演大都是师父捧,徒弟逗,所以有“三分逗,七分捧“之说。
虽然在表演的时候,往往甲的话多、乙的话少,但是甲负责的是铺垫包袱,真正的“抖”包袱这一下,一般是乙来。
换句话说,乙的话虽少,却都很关键,一般起到承上启下、出其不意、放大效果等作用。
哏演员,尊称为“量活”,也就是说逗哏的甲的活路好不好,全靠捧哏的乙给量着,有掌控把关的意思,也有丈量品评的意思,捧哏演员要把自己的艺术功力和舞台经验,当作尺度去迎合逗哏演员的表演,通过“起、承、转、合”帮助逗哏演员达到作品所应达到的较果。逗哏演员也能从中找到差距逐渐去提高自己。
“量活”这个字眼儿,是为了突出对捧哏演员的尊重。
初学者多以逗哏为主,一则历练舞台经验,二则初学者没有能力驾驭捧哏的位置。
所以,张鸥才会让唐人来逗哏,唐人形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唐人的表现力,张鸥看过唐人在金鹰节上的表演,对于他的表现力,张鸥是非常认可的。
之后几天,唐人就在张鸥的带领下开始苦练相声表演技术。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平时唐人在看那些相声演员们,表演的时候还挺轻松的,就是说说笑笑就可以了。
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当唐人自己连起来的时候,唐人才知道这件事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难好多。
第一就是发音,相声演员表演时候的发音是有要求的,要普通话。
这个普通话,不是我们所说的标准的普通话,而是普通人的话。
说相声其实简单点就是说故事,要让人能够如身临其境般的那种感觉,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太过于字正腔圆,你用播新闻联播的那种声音来说相声,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你也不能太过于普通话,生活中我们说话的速度都是有些快的,有时候有些含糊不清,就顺口带过去了,平时我们这样子,连接上下意思,也知道你在说什么,不会产生什么沟通障碍,说相声的时候,可不行,必须得口齿清晰。
唐人在这一点上有些问题,因为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唐人都是广州人,他平时说普通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非常的标准,但这份标准在唱歌的时候可以,说相声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别扭了。
张鸥让唐人随意点,普通点,然后,唐人的粤语就出来了。
“就这个味道吧。感觉也很有特点。”最后张鸥妥协了,在不妥协他自己都要被带进去了。
接下来就是语气表情方面了。
这方面唐人和张鸥都是非常有研究的,毕竟唐人是一名演员,而张鸥也是一名演员,两人在表演方面都有着很不错的经验。
结合着剧本,两人不停的磨合着。
不得不说,张鸥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演员,也是一个非常尽责的老师。
在他指导下,唐人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演技方面有着明显的变化,之前在演《冷夜寒城》的时候,唐人基本上就是靠着自己揣摩,在加上管豹等人的指导,虽说他们都是专业导演和演员,但毕竟不是老师,张鸥有些方面比不了他们,但在教学方面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的。
就这样,唐人就在中央戏剧学院住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