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这些东西也有很多用处。”老校长听到了这些物品的清单,就苦笑起来。
这哪里是替换物资,分明就是找到了什么,或者说剩下了什么,就给学校送来什么了。
比如说日记本,这些东西八成是军方库存的东西,一时间还有剩余,就给学校抽调来了。
布手套也是工厂劳动保障物资清单里的东西,现在送到学校来,估计也是物资有所剩余,不得已拿出来消耗掉的。
至于说木头工艺品,完全有可能是从占领区的某个工厂的仓库里搜查出来的无主之物,临时拿出来凑数分发的。
最好笑的是,还有一些明显就是为军方生产的日用品:饭盒水壶之类的,如今可都在分发的清单上。
好在现如今的德国国内,大部分领域还是国家计划经济,配合上战时物资分配经济混乱的施行。
所以拿到了这些补贴的东西,家里多多少少都能用得上。反正是白给的,分发到学生的手里面,估计能解决不少学生家庭里的生活困难问题。
想到了这里,老校长也释怀了。毕竟拿到了一大堆破烂,也算是比什么都没有要好一些。
所以他看了一眼自己的秘书,开口吩咐道:“等沙克先生把那些物资调到学校库房里,也不用留什么,开家长会,都分掉!”
秘书听到了这个命令之后,点了点头应承道:“我明白了,这件事情有什么进展,我就立刻向你汇报。”
在全国上下普及牛奶,看上去并不起眼,却也是一个巨大到让人头痛的工程。
欧洲有不少国家有自己的畜牧业,包括意大利还有荷兰等地区,都有自己的牛奶生产。
可是德国拥有8000万人口,如果算上比较接近的民族,人数可能要超过1个亿。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从战争中恢复过来的德国,新诞生的人口都集中在了1919年到1939年。
所以这段时间内,德国拥有大量的青年。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可以凭借1亿左右的人口,征召训练出千万级别军队的重要原因。
体系再如何完善,教育再如何强悍,可总要有那么多人,才能完成扩军备战的准备工作不是么?
所以,德国青少年普及牛奶,是元首心血来潮的一次惠民工程,却实实在在感动了大半个德国。
在这个世界,德国是第一个在名义上率先实行双休日的资本主义国家。
虽然双休日的其中一天,所有工厂里的工人依旧还是要上班,不过工作却变成了培训新人。
这种制度已经进行了小半年,本来教育水平就很高的德国,工人后备力量已经开始成几何式的膨胀。
经过培训的工人已经可以上岗,开始执行一些简单的生产任务。比如说生产一些不用太精确的机械零件,以及一些产品配件。
同时,也是第一个普及十年基础教育的国家。当然,也同样是第一个实现高速公路遍及全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