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
邺城。
随着袁绍进兵洛阳孟津,声威日盛,张杨和南匈奴于扶罗也带着“众至数千人”投入袁绍麾下,而曹操也带着千余人“进屯河内”,给袁绍添加了一股力量。
韩馥忌惮袁绍力量的增强会威胁到自己对冀州的掌控,于是常常克扣袁绍的粮草。
不得已,袁绍指使王匡发动河内的学生,挨家挨户探查官员和豪强家的情况,一旦发现有罪,就关进监狱,来勒索钱粮。像小地主常家,便因鞭打佃户被学生告发,而被抓起来。(事见《常林传》,此处不细表。)
后来,初平二年(191),韩馥将鞠义反叛,韩馥与战失利。
袁绍因为粮草的问题对韩馥不满,悄悄的与鞠义相结。
这时袁绍的谋士逢纪建议道:“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今冀部强实,而韩馥庸才,可密要公孙瓒将兵南下,馥闻必骇惧。并遣辩士为陈祸福,馥迫于仓卒,必可因据其位。”
希望袁绍联结公孙瓒图谋冀州。
袁绍深以为然,于是写信给公孙瓒。
但同时自己引兵北上也得找个理由不是?
于是袁绍把韩馥克扣自己粮草的事爆了出来,希望引得正面的政治舆论支持。
大概盟主袁绍断粮的事传到酸枣,兖州刺史刘岱为此写信给冀州牧府治中从事刘子惠,痛斥韩馥,并扬言如果诛杀董卓成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军讨伐韩馥。
范书《袁绍传》李贤注引《英雄记》:兖州刺史刘岱与其(刘子惠)书道:“(董)卓无道,天下所共攻,死在旦暮,不足为忧。但卓死之后,当复回师讨文节(韩馥)。拥强兵,何凶逆,宁可得置!”
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后,袁绍当即率领部队北上,找韩馥讨要说法。于此同时,见势不妙的韩馥部下赵浮、程奂从河阳(孟津左边不远)回追,赶到孟津,沿黄河追击了近500里,终于在朝歌清水口赶上袁绍。
话说公孙瓒得到袁绍书信后,当即就集结兵马、准备南下。
冀州韩馥得知后,坐立不安......
......
袁术方面军。
孙坚部队士气高昂,董卓于是派遣李傕希望与孙坚联姻,“今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
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三国杀台词出处。)
挺近大谷关,与董卓军鏖战,最终击败董卓军,占领了大谷关,此时,孙坚军距离洛阳仅仅九十里。
被孙坚击败后,董卓在初平二年三月离开洛阳,前往长安,走时盗挖洛阳诸帝陵,焚烧洛阳郊外的村庄、肃清壁野。
同时任命朱儁防守洛阳。(朱儁乘机逃离了董卓。)
孙坚在洛阳击败吕布后,得到了一片残破的洛阳。(得到了玉玺。)
于是孙坚乃扫除宗庙,平塞诸陵,分兵出函谷关,至新安、渑池间,与董卓军部将继续对峙,整备兵马等待粮草。(董越守渑池、牛辅守安邑防白波、段煨守华阴。)
......
驻扎在关东酸枣的联军由于粮草原因,解散了。(前文司马朗传:还提到联军掠夺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