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1看书网 > 北洋天下 > 二五、经济危机和东北事件

二五、经济危机和东北事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929年,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

经济衰退是从纽约股市开始,1929年9月3日,美国股市达到顶点,其后开始缓慢回落,这在当时根本没有引起美国政府和金融界的重视,认为这不过是股市正常和短暂的调整现象。政府公开发言以及金融专家们纷纷预测,向人们保证这并不需要大惊小怪。

但现实却十分残酷,10月24日,被历史上称为“黑色的星期四”这天,纽约股市疯狂下跌,为了减少损失,人们疯狂地抛售手中的股票。

股市的崩盘首先波及到金融业,随之而来数百家私人银行破产,人们的生活积蓄在这场破产风潮中化为乌有。而股市的暴跌和金融业的破产只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开端,接下来,美国人由于金融危机大量抽回对德国和奥地利的投资,使得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奥两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随后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也陷入危机之中。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就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日本的情形与德国颇为相似。虽然日本是战胜国,但是日本工业能力很弱,完全经不住美欧各国工业的打击。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作为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成了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到最底谷的193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危机前的1040亿美元下降到559亿美元,约有14万家工业企业在这场大危机中倒闭,失业率高达28%。由于黄金外流,存款被挤兑,到1933年3月整个美国银行系统陷入瘫痪。

1500万人失业,依靠政府救济生活,300多万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曾经的资本主义天堂现在沦落成为地狱。

1929年这场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美各国的政治格局。英法受困于财政而在工业、军事方面采取保守策略,德国人选择了希特勒,而日本人也想通过国民经济军事化道路摆脱了危机,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战争变得无可避免。

中国和苏维埃俄国成为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中唯一的两个赢家。

早在经济大危机前,中国政f就已经一推出一个旨在改善国内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国家工业规模及技术水平的规模宏大的国家投资计划,国内投资的扩大加之工业品的相对短缺,使得中国经济在这次大危机中依旧保持着增长,虽然美国的大危机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由于实行了金本位,加上国内严格的金融管制,使得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减到很小。

俄国人的情况和中国相似,由于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世界经济大危机中俄国人反而得到了原来根本不可能从西方得到的各种机器设备、工业技术,甚至是大笔的银行贷款。

工业产品相对短缺的苏维埃俄国根本不可能体会到什么是“生产过剩”。

数年的时间内,俄国人从西方得到了价值近十亿美元的贷款和急需的工业设备,这些资金和设备为俄国人实现工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对美国人的那些旧设备不感兴趣,而且共和国也无意帮助美国人淘汰那些多余的落后产能,以减轻美国的危机。他们看重的是美国大资本家手上积累的数百亿美元的剩余资本和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

仅1930-1936年六年的时间内,中国政f共以政f间借款、银行间借贷、实业投资贷款和合资、合办工厂、矿山、铁路、公路和港口码头的形式从西方引进高达160亿美元的外国投资,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一直在带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中成了一个特例。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学者、工程师和高级技师来到中国,科学家们可以在这得到他们急需的政府资助,而工程技术人员则是因为在这里能得到比自己国家中高出一倍的工资,况且西方国家中能找到一份工作现在都很困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