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打老远背来的贡米啊,真好吃!”良宵说:“我一生就有口福尝第一回!谢谢你们的盛情!”
“该感谢政府的是我们苗家人!”苗队长咽咽的说。
“客气话都不说了,虽是一家人,但主不吃,客不饮啊。”李队长拉他们。
孩子“哇”的一声哭起来:“妈妈……死啦!”
良宵们惊呆了!
苗嫂子,是在为良宵们背“贡米”回来的途中,被山上的羊群蹬下的乱石击伤,掉下悬崖的!
天啦!良宵们被震撼了!!!
羞愧啊!良宵们何德何能,来接受老百姓生命和鲜血的贡养?那些“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人,从这乌蒙山腹地一步步长征过去的人们,才是真正有资格接受老百姓尊荣的人!然而,今天的他们,伤的伤了、残的残了、老的老了、亡的亡了;他们都垂垂老矣,再也来不了了,无可奈何将接力棒递下来,从广意上讲,良宵们这代,必然成为他们的希望,此时,良宵们也正踩着他们的足迹前进!虽然时空和内容不尽相同,“为人民服务”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对接班人的问题上,出于伟大哲人的先天预感,深表忧虑,相传他写了这样一首《诉衷情》的词:“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而今山河红遍,江山靠谁守!?
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东流?
自古忠臣无孝子,惟有宝黛下神州!
“江山谁守?”——发出深沉忧虑的感叹。一反他诗词豪放的气慨!伟人晚年的苍凉、无奈,孤独、和伤感跃然纸上!历史证明,在接班人问题上,他留下终身遗憾……
是啊,难道说历史就必然的让良宵们这些无劳无功、无德无能、无阅历、无历炼,甚至像麻大哈一样的人来充当大尾巴狼!?心安理得的接受人民的肥羊美酒、顶礼膜拜?!
良宵在採访的过程中,深深思考和探访着这个问题的原由!苗族兄弟对政府的感恩心,有着深沉的历史渊源啊!
毗邻会泽的几个县,都是彝、苗、回等少数民族较多的聚居地,在明、清以前的封建社会,统治者们,对少数民族,很少有怀柔政策,当地还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凡是官司,都是“倮倮(对少数民族的蔑称)告状倮倮打(被打);汉人告状打倮倮!”
司法根本无公平可言!东川会泽大堂的“行刑石”上,不知流淌了多少民族兄弟无辜的鲜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话,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史以来,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不知作过多少可歌可泣、前仆后继的流血斗争!西南是有名的“红土地”,也许和这个有关吧!?
看电视时,小孙子看到有位乡村教师,在大渡河边,爬上多重天梯,才可到山上的羌族寨子教书,奇怪的问良宵:“爷爷,他们干嘛家安在险山上,成都平原不好玩吗?!”
“当然好玩,可惜他们没玩的资格……”良宵真一时跟他说不清楚。
历代的统治阶级,都从来对人民无“善政”可言,对少数民族更是动不动就是杀家灭族!残暴野蛮后,不仅不扪心自省,还要洋洋自得,穷夸极誉,于是就出现以杀人耀武的县名沿用至今——「宣威」、「威宁」的县名,就是他们野蛮镇压少数民族后借以扬威血写的见证,历史走到今天,给此县命名的人开了个大玩笑——成为那段血腥岁月的耻辱柱!
为“感恩”背“贡米”而死的苗家大嫂这族人,就是在满清镇压贵州苗族大起义,在灭门大祸时,冒死渡过牛栏江幸存下来的苗家人!他们只能世代隔山遥望江那边的贵州「威宁」故土!
几度花落花开,几代树青草黄,清明归家扫墓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梨花漫漫白杨路·,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九泉不忍闻,潇潇暮雨人何去?……”
红军来了!来了!朱、周、林来了!
穷人永远翻不过的大山,伟人们以“乌蒙磅礴走泥丸”之气势,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足迹,甩开“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黔岭,饮马盘江,攻下宣威的虎头山,打破东川的会泽城!带走了一批追随者,又给穷人播下一路火种和希望!
可以回家了!苗家人的梦又清晰起来……
然而,红军一去,久久难归,回家的路又何其漫长,又足足等了若许年!
真正等到了可以在江崖的溜索桥上自由来往的“解放”那一天,非要回老家的意义已经消失了,都是伟人和先烈们解放了的华夏大地,民族歧视和压迫都不复存在了,何况,新居的江西之岸的云南沃土上,又埋下了上辈人的遗骨,这片同是母亲的大地,育出了下一代的新芽。一切的一切都在改变,然永远不变的是对当年红军和解放军的感恩之情!
苗胞们把「县委工作队」视为红军、解放军的后续部队。
“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呀,送给亲人解放军!”
他们对良宵们,正是沿袭了这种朴实的感情,也才有背“贡米”而不惜性命的悲壮感人的一幕!
此时的良宵们,“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越权享受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礼遇!然而可笑和可恶的是,少数无羞耻心的幸进小人,连“理所当然”都觉得不足,在他的眼里,人民就是还亏欠他的!
在这一事件中,深深的羞愧心改变了良宵的人生轨迹!“怎样才能对得起人民群众”?在良宵们队里有一点起码良知的人都在沉思这个问题!并付诸行动!
麻大哈仍有他的说辞:“你们都瞪着我干啥?又不是我强迫她去的-----”
大家无言。
队员们却不再言苦了。无人打退堂鼓了,医生到哪里,见病就治;放映队会为山崖上单家独户放电影;售书员自己贴钱送书给乡村孩子们;农科员自己掏钱为山区买来良种!-----不用豪言壮语,良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良宵无邀功之望,更无觊觎之心,只觉得要对得起这些纯情的乡民。要说他前段认真工作是为珍惜目前不受人欺负的有独立人格的处境,而今业已升华为要争气,不要给上级抹黑,不要让群众失望的一种自觉!
每到一处,良宵都要进行创作採访,上级要求要进行“正面宣传”,说白了就是“报喜不报忧”!让良宵经常陷入苦恼之中!
农村当然有新气象,总是纵向拿来与三、四十年代比,没说的,谁能说社会没有进步——以前没裤子,赤脚丫;而今可以披羊皮挂,穿旧轮胎底做的鞋;偶尔有人将草房换瓦房,还杀过年猪;这不,良宵们来了,他们第一次看上电影、见过收音机、看过什么叫演戏,如此等等,专门找“光明面”,谁都不敢讲你是说假话——扪良心说,这是“假中之真”!
要是横向与世界比,天才知道是什么距离?还好,当时也没多少人见过“外面的世界多精彩”!蒙吧!
社会的那一点进步,远远跟不上人们对文化和物质的渴求啊!多数的老人,一辈子没进过县城、没见过汽车!没见过电灯、一天工分值9分钱,整整缺半年口粮!更为奇者60年代了,山区的女人还没走进孙中山时代——裹小脚!有的竟然还是十六、七岁的女孩子——骇人听闻!
这些落后面是不准良宵们报导的!大量的是“真中之假”!
有个作家说了句幽默的话:“我说谎,是从老师教我学写作文的第一天起!”
良宵不得不承认,自己常常陷于一个“说谎者”的矛盾痛苦中!
良宵多么希望社会诚实、正义、公平!!!
良宵冒险写了个一听名称就觉得太落伍的相声——「解小脚」,想不到在大山区效果奇好!讲到哪里,女孩子们主动地将小脚解到哪里!最后统计足足有两百多人!
县委书记张学孔听了后都忍不住笑了,想想说:“丢脸、保密!只准乡下演,不准演进县城!”
队长李本善为良宵捏了把汗说:“县委没说你小子专找社会主义阴暗面,就是对你客气了!”
李本善是个只有“朴素阶级感情的”而无文化的农民干部。最大的特点是吃得苦,也喜欢吃得苦的队员!对“娇骄”二气十分讨厌,爱批评有些人。习惯一口粗话,就常有人背后告他。
良宵是支撑他工作的大梁,良心话,对良宵蛮好的。因他知道,良宵从来没有告人黑状的脾气!听县委宣传部的其他同志给良宵讲,他经常向县委汇报,两年来,良宵如何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积极创作,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孤苦老人挑水拾柴、为乡民救火;救掉入牛栏江的老人……
良宵的努力和付出,第一次得到领导的认可,良宵的心,暖洋洋的!由于从前的低起点,只抱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人愿望。所以无奢望的人,反而是“知足者长乐”的人!真应了老子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多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当然,初得春晖的种芽,也就更珍惜这意外能改变自己不幸命运的机会。
有人调侃良宵说:要感谢盖世明掴的那一嘴巴-----呵呵,也许吧!敌人,往往是*你卧薪偿胆而成就你的人!真怕要感谢他!强令他必须树立直面痛苦磨砺的顽强信念而步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