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指颤抖着解开了包裹,露出了里面的内容,子歌轻轻吸了口气,上前细看。
那是一个以紫檀木雕成的围棋棋盘,大小不过两掌,入手颇沉,晃之有玉石相碰之声。表面为纵横各十九条直线,将棋盘分成四百个小格,正中天元处却是凹了下去,留下一个方形的浅槽。
子歌仔细研究了一会这方棋盘,方弄明白其中机巧:那枚骰子便是钥匙。她将骰子放入天元,那一点朱红色的“杨”字朝下,轻轻一转,便听见盒中有机关错动之声,棋盘正中的暗格应声而开。里面露出一方锦囊。
“宇轩做了这机巧,杨后写了这锦囊,当时他还曾笑言道,天下计策皆入其彀中。”李璟轻声说道,“你看,这包裹便是一首诗谜。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杨姑姑是早就料到,杨家也会有旧貌换新颜的一天罢。”子歌捏着那方锦囊,失神地说道,那声漫不经心的‘姑姑’二字落入李璟耳中,让他神色陡变。
“杨后是你的姑姑?那你岂不是……”
子歌见自己无意说破,索性起身,在他跟前郑重地跪了下来,眼神明亮地看着他。
“璟叔父……我是歌儿!我是杨宇轩的女儿杨子歌!”
李璟双目圆瞪,望着她的脸,半晌无言,那双已显苍老之色的眼睛,逐渐泛起了一点泪光。他伸手扶起子歌,将她的脸看了又看,不禁颤声道:“我想也是了……如此谈吐气度,又怎么能有别人?”
“一别十年,叔父的音容却也没有大改。”子歌也不禁热泪盈眶,忆起昔日在京中时,逢年过节,便会于王府与李氏欢宴,父亲与李璟把酒言欢,自己则与一帮后辈们在院中游戏,恍若隔世。
“我当年身在泸州,没有救得你父亲一家,原以为定会抱憾终生。”他握着子歌的手,神色激动,“不可思议……不可思议……那嫂嫂她可是也逃出来了?”
“娘是杨家主母,自然逃不过一死,但杨姑姑托人将我救了出来,在绫罗城里养我成人。歌儿一直过得很好,直到……”子歌眼眶一红,颤声答道:“直到那方氏派人将我养母杀害,又毁我家田,歌儿难忍这口抑郁之气,便动身进京了。”
李璟听罢,良久无言,只是默默地用目光描摹着子歌的脸颊,眼里充盈着浑浊的泪水。
“这些年……苦了你了。”他哑声说道,子歌闻言,眼里的泪水亦是泫然欲下。
“歌儿不苦……只是念及杨氏含冤多年,父母姑姑皆惨死,如今辗转反侧,夜不能安。”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年杨后与宇轩皆是人中龙凤,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君心易变,奸人之计又防不胜防,否则怎至于众叛亲离,英年早逝……”
两行清泪顺着他的脸颊落下,他站起身,走到栏前,望着远处起伏的群山,一声长叹逸出口中。他的模样一时憔悴了许多。
“从陛下诛杀杨氏一族那日起,当年一同起势的一干将士们的心早就寒了。如今在朝之人,即使还有昔日杨氏旧人,也怕是无人再敢发一言。陛下如今……愈发地多疑了,我此番回乡祭祖,他便让方皇后将我的夫人接到宫中。面上说是请各授命妇人聆听皇后教诲,实则是一种震慑之法,教我不要轻举妄动。我有心为杨氏翻案,却又无力回天,歌儿……你可理解我?”
“歌儿自然是懂的,叔父如今伴君如伴虎,高处不胜寒。但歌儿知道,叔父待杨家这份情意,至诚至信。”子歌起身,来到他身侧,柔声道,“歌儿也不愿叔父再为杨家牵连自己的家业,此番进京,歌儿也会与侯府保持距离。”
“什么家业不家业的,我能走到这一步,全因杨家鼎力相助。这份情意,我一直铭记于心。”他回头望了望子歌,露出一丝担忧之色,“歌儿,你如此年幼便欲承此大事,教我怎么放心得下……”
“杨姑姑十八岁便领兵沙场,父亲更是早早便为军中前锋。将门无犬女,如今便是歌儿为杨家倾力之时。”子歌捏紧了拳头,感觉到手中那封锦囊沉甸甸的分量。“此番进京,歌儿定会步步谨慎,在京中先站稳脚跟,再谋大事,叔父也不必过于担心。”
“你自小便聪明过人,又有这杨家锦囊在手,在京中立足并非难事。”他怜惜地抚了抚子歌的脸颊,叹道,“只是你身份特殊,一旦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叔父更要与我保持距离,此去之后,若京城再见,莫在人前露了馅。”子歌见他似有不赞同之意,又加上一句,“叔父若挂念,遣桓儿前来,我也可以让他相同音讯。”
“那便听你的罢。”李璟拗不过子歌,半笑半叹道。
两人又叙了小半时辰的旧。因李璟身有要事,需立刻回京面圣,二人方依依不舍地别过,约定京城再叙。
子歌站在路旁,挥手目送马上李璟的背影绝尘而去。怀里揣着的那方锦囊温热,恰如故人脸上那两行滚烫的清泪,却是她此番入京最好的馈赠。